首页
统计
关于
友联
Search
1
断链是什么意思?
616 阅读
2
判断点的凹凸性
560 阅读
3
C++中的const
452 阅读
4
Python基础
440 阅读
5
C++ map遍历的几种方式
438 阅读
默认分类
Cpp
Python
登录
/
注册
Search
标签搜索
Python
Dare to Dream
累计撰写
24
篇文章
首页
栏目
默认分类
Cpp
Python
页面
统计
关于
友联
搜索到
24
篇与
的结果
2023-12-27
cppRest获取JSON数据
#include <cpprest/http_client.h> #include <cpprest/json.h> using namespace web; using namespace web::http; using namespace web::http::client; int main() { // 创建HTTP客户端 http_client client(U("https://api.example.com")); // 发送GET请求并获取响应 http_response response = client.request(methods::GET).get(); // 检查响应是否成功 if (response.status_code() == status_codes::OK) { // 读取响应内容 concurrency::streams::stringstreambuf buffer; response.body().read_to_end(buffer).get(); // 解析JSON数据 json::value jsonData = json::value::parse(buffer.collection()); // 获取JSON数据中的字段值 utility::string_t name = jsonData[U("name")].as_string(); int age = jsonData[U("age")].as_integer(); // 输出结果 std::cout << "Name: " << name << std::endl; std::cout << "Age: " << age << std::endl; } else { std::cout << "Failed to retrieve JSON data." << std::endl; } return 0; }
2023年12月27日
85 阅读
0 点赞
2023-07-17
C++ std::distance的简明指南
1. 简介在C++标准库中,std::distance()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,可用于计算两个迭代器之间的距离。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确定容器中元素的数量,以及在处理迭代器范围时进行遍历和计算。它在头文件中定义,函数原型如下:template< class InputIt > typename std::iterator_traits<InputIt>::difference_type distance( InputIt first, InputIt last );这个函数接受两个迭代器参数,即first和last,用于指定要计算距离的范围。它返回一个类型为iterator_traits::difference_type的值,表示first和last之间的距离。在使用std::distance()之前,需要包含头文件,该头文件定义了std::distance()函数以及相关的迭代器特性。2. 使用说明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,演示了如何使用std::distance()计算一个向量中元素的数量: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vector> #include <iterator> int main() { std::vector<int> vec = {1, 2, 3, 4, 5}; auto begin = vec.begin(); // 向量的起始迭代器 auto end = vec.end(); // 向量的结束迭代器 auto count = std::distance(begin, end); // 计算距离 std::cout << "元素数量: " << count << std::endl; return 0; }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元素的向量vec,并使用vec.begin()和vec.end()分别获取向量的起始迭代器和结束迭代器。然后,我们使用std::distance()函数计算begin和end之间的距离,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count中。最后,我们输出计算得到的元素数量。程序运行的输出结果将是5,表示向量vec中有5个元素。std::distance()不仅适用于容器类型,还适用于普通数组(指针)。以下是一个示例,展示了如何使用std::distance()计算数组中元素的数量: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iterator> int main() { int arr[] = {1, 2, 3, 4, 5}; auto begin = std::begin(arr); // 数组的起始迭代器 auto end = std::end(arr); // 数组的结束迭代器 auto count = std::distance(begin, end); // 计算距离 std::cout << "元素数量: " << count << std::endl; return 0; }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包含5个元素的整数数组arr。通过std::begin()和std::end()函数,我们分别获取数组的起始迭代器和结束迭代器。然后,我们使用std::distance()函数计算begin和end之间的距离,并将结果存储在count变量中。最后,我们输出计算得到的元素数量。输出结果将是5,与数组中的元素数量相等。可以看出来,std::distance()对指针的计算与C/C++中直接将指针相减的结果是一致的,即是基于类型长度的距离,而非基于内存地址的直接做差。3. 注意事项在使用std::distance()函数时,有几点需要注意:std::distance()函数适用于各种迭代器类型,包括指针迭代器、容器迭代器等。只要迭代器满足LegacyInputIterator的要求,即可以从所指向的元素读取数据。LegacyInputIterators只能保证单遍算法的有效性:一旦LegacyInputIterator i已经递增,它前一个值的所有副本都可能无效。std::distance()函数计算的是迭代器之间的距离,而不是元素的个数。因此,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迭代器范围有效,否则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。对于顺序容器(如向量、列表等),std::distance)_的时间复杂度为O(N),其中N是迭代器范围内的元素数量。对于随机访问迭代器(如指针、数组等),std::distance()的时间复杂度为O(1),因为它可以直接通过指针的减法来计算距离。4. 总结本文介绍了std::distance()函数的基本用法和示例,以及一些注意事项。相比元素的直接相减,使用命名的函数可以让代码的语义更加清晰。希望通过本文,大家对std::distance()函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并能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它。
2023年07月17日
280 阅读
0 点赞
2023-05-31
c++自定义sort()函数的排序方法
1. 引言在C++中,sort()函数常常用来对容器内的元素进行排序,先来了解一下sort()函数。sort()函数有三个参数:第一个是要排序的容器的起始迭代器。第二个是要排序的容器的结束迭代器。第三个参数是排序的方法,是可选的参数。默认的排序方法是从小到大排序,也就是less(),还提供了greater()进行从大到小排序。这个参数的类型是函数指针,less和greater实际上都是类/结构体,内部分别重载了()运算符,称为仿函数,所以实际上less()和greater()都是函数名,也就是函数指针。我们还可以用普通函数来定义排序方法。如果容器内元素的类型是内置类型或string类型,我们可以直接用less()或greater()进行排序。但是如果数据类型是我们自定义的结构体或者类的话,我们需要自定义排序函数,有三种写法:重载 < 或 > 运算符:重载 < 运算符,传入less()进行升序排列。重载 > 运算符,传入greater()进行降序排列。这种方法只能针对一个维度排序,不灵活。普通函数:写普通函数cmp,传入cmp按照指定规则排列。这种方法可以对多个维度排序,更灵活。仿函数:写仿函数cmp,传入cmp()按照指定规则排列。这种方法可以对多个维度排序,更灵活。2. 自定义排序规则2.1 重写 < 或 > 运算符#include <bits/stdc++.h> using namespace std; struct Person { int id; int age; Person(int id,int age):id(id),age(age){} //重载<运算符,进行升序排列 bool operator < (const Person& p2) const { return id < p2.id; } //重载>运算符,进行降序排列 bool operator > (const Person& p2) const { return id > p2.id; } }; int main() { Person p1(1, 10), p2(2, 20), p3(3, 30); vector<Person> ps; ps.push_back(p2); ps.push_back(p1); ps.push_back(p3); sort(ps.begin(), ps.end(), less<Person>()); for (int i = 0; i < 3; i++) { cout << ps[i].id << " " << ps[i].age << endl; } cout << endl; sort(ps.begin(), ps.end(), greater<Person>()); for (int i = 0; i < 3; i++) { cout << ps[i].id << " " << ps[i].age << endl; } cout << endl; }2.2 普通函数#include <bits/stdc++.h> using namespace std; struct Person { int id; int age; Person(int id,int age):id(id),age(age){} }; //普通函数 bool cmp(const Person& p1, const Person& p2) { if (p1.id == p2.id) return p1.age >= p2.age; return p1.id < p2.id; } int main() { Person p1(1, 10), p2(2, 20), p3(3, 30), p4(3, 40); vector<Person> ps; ps.push_back(p2); ps.push_back(p1); ps.push_back(p3); ps.push_back(p4); sort(ps.begin(), ps.end(), cmp);//传入函数指针cmp for (int i = 0; i < 4; i++) { cout << ps[i].id << " " << ps[i].age << endl; } }2.3 仿函数#include <bits/stdc++.h> using namespace std; struct Person { int id; int age; Person(int id, int age) :id(id), age(age) {} }; //仿函数 struct cmp { bool operator()(const Person& p1, const Person& p2) { if (p1.id == p2.id) return p1.age >= p2.age; return p1.id < p2.id; } }; int main() { Person p1(1, 10), p2(2, 20), p3(3, 30), p4(3, 40); vector<Person> ps; ps.push_back(p2); ps.push_back(p1); ps.push_back(p3); ps.push_back(p4); sort(ps.begin(), ps.end(), cmp()); //传入函数指针cmp() for (int i = 0; i < 4; i++) { cout << ps[i].id << " " << ps[i].age << endl; } }
2023年05月31日
178 阅读
0 点赞
2023-04-02
群晖6.2和6.2以上版本开启root的方法(支持DSM7.X版本)
一、使用须知:1、本方法适用于黑群型号为DS3615、DS3617、DS918的6.2版本和6.2以上版本(支持DSM7.X版本);2、本教程所需要的工具PuTTY和WinSCP,请事先下载和安装好。二、开启步骤1、在局域网内登录到群晖,开启SSH功能,端口不要用默认的22;2、在电脑上打开PuTTY,IP输入群晖的内网IP地址,端口写上一步设置的端口号;3、如果出现安全警告,点“是”;如果没有出现安全警告,则继续下一步;4、登录用户写admin,密码为admin用户登录群晖的密码(输入密码时,屏幕不会有任何显示,无需理会,输完按回车即可);5、输入sudo -i回车,切换到临时root,输入admin的密码;6、输入cd /etc/ssh回车,切换到ssh目录下;7、输入chmod 755 sshd_config回车,设置文件权限;8、输入vim /etc/ssh/sshd_config回车,打开配置文件;9、按一下电脑键盘上的I键或者Insert键,屏幕左下角出现“——Insert——”字样,进入可编辑状态;10、按键盘的下键向下翻,找到#PermitRootLogin prohibit password这一行,改为PermitRootLogin yes(前面的#号记得要去掉);11、按一次键盘的ESC键,然后输入:wq回车,退出编辑状态;12、把群晖重启;13、用PuTTY重新登录进来,输入用户名admin和密码;14、输入输入sudo -i回车,切换到临时root,输入admin的密码;15、用synouser --setpw root命令修改root的密码(本教程以123456为例),输入完成按回车键以后就可以关掉PuTTY;16、在电脑上打开WinSCP,输入群晖的IP地址,端口号,用户名(填写root)和密码(用上一步synouser --setpw root设置的密码),点登录;17、如果出现警告,点“是”即可;如果不出现则继续下一步;18、打完收工,已经root成功!
2023年04月02日
408 阅读
0 点赞
2023-04-02
黑群晖DSM7.11系统的硬盘扩容教程
前言提到黑群晖的硬盘扩容,一般人可能很少用接触到,但是有些时候还是需要用的,比如以下的应用场景:1、某小白玩家用ESXI或者PVE等虚拟机安装的黑群晖系统,没有直通硬盘,给群晖虚拟机分配的是一个虚拟磁盘。一开始没有规划好,给群晖虚拟机的空间不是很大,随着下载的小姐姐越来越多,硬盘要装不下了,但是宿主机的磁盘还有大量空间,又不想添加添加第二个虚拟磁盘,只想使用一个虚拟磁盘,那么就可以直接按照本教程进行扩容。2、某玩家之前用物理机安装的黑群晖系统,只有一个1T硬盘,然后趁着双11打折买了一个8T硬盘,想用8T硬盘把群晖原来的1T置换下来,又想保留原来的数据。那么可以U盘刷个PE启动进入PE系统,打开DiskGenius磁盘分区工具,把1T硬盘克隆到8T硬盘上,群晖主机只留下8T硬盘启动,然后再进行扩容操作。3、某小白玩家之前安装的黑群晖系统,由于不理解操把一个4T硬盘和一个16T硬盘组成一个存储池,造成可用空间只有4T。【扩容硬盘的操作步骤】1、扩容前,先看一下我这台群晖虚拟机的硬盘,就30G;2、硬盘大小30G,装好DSM7.11的黑群晖系统以后,存储池的空间就只有19.8G了,点群晖系统菜单,关机,准备开干;3、ESXI上群晖虚拟机的虚拟硬盘,就是30G。4、编辑虚拟机硬盘,修改成你想要的容量(我这里修改为100G),保存,然后群晖虚拟开机;5、进系统后,先看看存储管理器,HDD/SSD这里显示的硬盘已经变成100G了;6、虽然硬盘大小已经变成100G了,但是再看存储空间显示的还是19.8G,没变。7、打开群晖控制面板,终端机和SNMP,在”启动SSH功能“处打勾,保存;8、确定;9、在Win电脑上用MobaXterm或者Xshell等软件,以root用户登录到群晖的SSH下(如果你的群晖没开启root,那么可以参考《群晖6.2和6.2以上版本开启root的方法》的教程,给群晖开启root),敲一下命令查看存储硬盘名称:ls /dev/sd*10、我的群晖只有一个存储硬盘,这个存储硬盘的名称是/dev/sdb(如果你的不是这个名称,请自行修改下面的命令哦),还有/dev/sdb1、/dev/sdb2、/dev/sdb3和/dev/sdb5等4个分区,输入命令fdisk /dev/sdb 命令回车,然后再输入 p 回车,查看一下各个分区情况:11、可以看到/dev/sdb5显示是19.8G,就是这个存储硬盘了,输入quit 回车,退出查看;12、输入命令,给存储池扩容(命令中的3,对应/dev/sdb3):parted /dev/sdb resizepart 3 100%13、输入命令,给存储空间扩容(命令中的5,对应/dev/sdb5):parted /dev/sdb resizepart 5 100%14、再次输入命令fdisk /dev/sdb 回车,然后再输入 p 回车,查看一下各个分区情况,可以看到/dev/sdb3和/dev/sdb5都扩容了:15、输入quit 回车,退出查看,关闭SSH工具;16、回到群晖的存储管理器,存储空间1,就看到系统提示”检测到未使用的硬盘空间,请单击立即扩充以扩充此存储池“,点蓝色的”立即扩充“;17、在”扩充存储空间1的容量“处打勾,下一步;18、应用;19、不一会,就扩充好了,存储池从19.8G变成了89.9G;
2023年04月02日
200 阅读
0 点赞
1
2
...
5